最新公告
  • 广西清廉金融“勤廉榜样”走基层宣讲会(平果专场)成功举办
  •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广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 广西银行业协会开展女职工“银协芳华 春意绽放”活动
  • 金融助力壮乡美 非遗传承权益行——广西举办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广西银行业协会召开202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单位工作会议
  • 广西银行业协会关于南宁辖区银行机构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录的公告
  • 广西银行业协会与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交流学习活动
  • 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到广西银行业协会开展考察交流
  • 广西银行业协会带队到重庆市银行业协会考察学习
  • 广西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实操演练

会员信息

以案说险:警惕“内部信息”骗局 案例重现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5-03-18 | 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一位高知识分子Z先生在浏览网络直播时,被一位自称是“证券分析师”的主播吸引。主播声称能够提供“内部股票信息”,包括某些即将减持的股票,并承诺可以通过其提供的“特殊渠道”以低于市场价买入,稳赚不赔。在主播的讲解和推荐下,这位知识分子逐渐放松了警惕,下载了主播提供的“炒股软件”。然而,该软件实际上是假冒程序,不仅无法进行正常交易,还窃取了Z先生的银行账户信息,最终导致其资金被盗。


  风险警示


  1.“内部信息”不可信:股市信息透明化程度高,所谓的“内部消息”往往是诈骗分子编造的谎言,目的是诱导受害人下载钓鱼软件并转账。正规的投资渠道不会通过网络直播或私人渠道提供“内部信息”,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冷静,多方核实,可通过官方渠道(如证券公司、交易所官网)获取真实、权威的股票信息。

  2.理性辨别网络直播平台的投资信息:网络直播中不乏虚假信息和诈骗行为,尤其是涉及金融投资的内容,更要提高警惕理性辨别。

  3.通过正规渠道投资:选择正规的证券公司或银行进行投资,避免通过不明来源的软件或平台操作。正规平台不会要求投资者下载非官方软件或支付额外费用。

  4.保护个人信息: 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软件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

  5.核实信息来源:遇到自称“专家”或“分析师”的人,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身份和资质。

  6.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理性投资,不被“高回报”“稳赚不赔”等话术迷惑。


  结语


  高知识分子群体往往对其专业领域的内容容易产生信任,但也可能因此成为诈骗分子的突破口。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真实、权威的投资信息,不轻信、不转账、不下载不明软件,警惕“内部信息”骗局,守护资金安全。(来源:广发银行南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