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智汇东盟 融通共建 建行高质量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金融教育润八桂 权益保护惠民生——2025年广西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成功举办
  • 广西银行业协会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 刘荣出席广西银行业协会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并讲话
  • 广西清廉金融“勤廉榜样”走基层宣讲活动(鹿寨专场)成功举办
  •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营销行为自律规范建设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 广西银行业协会发布两项自律《公约》剑指行业“内卷式”竞争
  • 广西银行业协会举办涉海事金融纠纷处置化解培训班
  • 【通知公告】2025年下半年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公告
  • 广西银行业养老金融培训在南宁举行

会员信息

以案说险:警惕非法求职中介骗局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5-03-18 | 604 次浏览 | 分享到:

  案例重现


  刘大哥今年40岁,因行业调整原因,一直努力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但由于年龄偏大和就业市场竞争较激烈,他求职屡屡碰壁。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高薪岗位招聘”的广告,声称可以帮助他快速找到理想的工作,但需要支付一定的中介费。刘大哥因求职心切,没有过多怀疑,便按照对方要求支付了数千元的中介费,并提供了个人简历和联系方式。

  然而,支付费用后,刘大哥并未收到任何有效的招聘信息,反而与该中介机构已无法取得联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不仅损失了积蓄,还耽误了宝贵的求职时间。


  风险警示


  1.警惕非法中介的虚假承诺:非法中介往往以“高薪岗位”“快速入职”等话术吸引求职者,实际目的是骗取中介费或个人信息。在选择中介服务时,优先选择官方招聘网站、政府举办的招聘会或企业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避免轻信网络上的不明广告。

  2.高额中介费陷阱:正规的中介服务不会要求求职者支付高额费用,尤其是“先付钱后找工作的”模式往往是骗局,遇到类似要求时要保持警惕。

  3.保护个人信息:求职时,不轻易向陌生人或不明机构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

  4.提高警惕,冷静判断:面对“高薪岗位”“快速入职”等承诺,要冷静分析,避免因求职心切而落入骗局。


  结语

  

  中年待业群体的就业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求职,冷静判断求职信息的有效性,可以有效避免落入非法求职中介的陷阱。(来源:广发银行南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