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广西分行”)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十四五”期间累计向县域发放贷款超2300亿元,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国开行广西分行创新“金融赋能+科技点金”的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科技创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有效助力全区各县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一县一策”因地制宜推动发展。
10月10日,在上思县牛产业园的国内最大奶水牛种源繁育基地内,一头通体黑色,头顶一朵白色小花的小牛犊呱呱降生,它是牧场引进南亚优质种源培育的第一头进口胚胎牛。上思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光热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生态牛产业养殖。然而,过去当地奶牛养殖基地“小而散”、奶牛产奶率低、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水牛奶产业发展。为帮助上思县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国开行广西分行累计发放贷款1.11亿元,支持该县牛产业园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助力当地养殖场实现专业化现代化升级。在此基础上,上思县开展“水牛引种项目”,通过引进巴基斯坦的高产水牛胚胎,在当地快速繁育出我国首批高产育种群,奶水牛品种改良周期将由此前的12年大幅缩短至3年左右,单头产奶量提升3倍以上,实现了从传统育种到科技育种的跨越。“十万大山牛奶”的金字招牌,因科技赋能而愈发闪亮。
奶牛胚胎来源于外国,而作为林木“芯片”的种苗可能来自于外太空。这不是无厘头的调侃,更不是不着边际的漫谈,而是发生在位于扶绥县的东门林场的真事。作为“中国桉树看东门”的重要育种基地,东门林场拥有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桉树良种数量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国开行广西分行累计向东门林场发放贷款7.24亿元,积极金融支持其加强桉树育种选育和生态林建设。2023年5月30日,东门林场2.5万粒桉树育种实验材料作为广西首批林木育种空间搭载实验材料,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为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强抗逆的桉树新品种奠定坚实基础。科技的力量正为绿水青山注入更强大的基因力量,为我国林业种业创新注入“天外力量”。
而在与东盟山水相连的东兴市,金融与科技的统合也让边贸焕发出新活力。今年9月18日,在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国开行广西分行融资支持的北部湾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上线,让东兴市的边民互市正式用上数字人民币。通过该平台,当地银行可以面向边民发放人民币贷款,并为边民互市贸易提供人民币支付渠道,既方便了边民贸易融资,又能确保交易全程可追溯,保障资金交易安全,为口岸经济和边贸发展注入数字新动能。“手机一点,贷款到位;扫码支付,全程可溯”,一幅信息化时代的边民互市新图景正在悄然展开。
下一步,国开行广西分行将继续立足主责主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助力广西各县加快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来源:国开行广西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