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广西清廉金融“勤廉榜样”走基层宣讲会(平果专场)成功举办
  •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广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 广西银行业协会开展女职工“银协芳华 春意绽放”活动
  • 金融助力壮乡美 非遗传承权益行——广西举办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广西银行业协会召开202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单位工作会议
  • 广西银行业协会关于南宁辖区银行机构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录的公告
  • 广西银行业协会与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交流学习活动
  • 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到广西银行业协会开展考察交流
  • 广西银行业协会带队到重庆市银行业协会考察学习
  • 广西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实操演练

广西银行业在行动

广西银保监局“擦亮眼睛”系列消费风险提示(十五)警惕以“数字人民币”名义的金融诈骗活动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3-03-31 | 1155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断卡行动”不断深入,新型、复合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当前,我国数字货币正在进一步推广,并逐步覆盖购物消费、交通出行、餐饮超市等多个消费场景和支付渠道。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群众对数字货币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又乐于尝试新生事物的心理,打着“数字人民币”的旗号实施诈骗,造成群众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西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准确识别以“数字人民币”名义的金融诈骗套路,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侵害。


  套路一:假公安


  诈骗分子冒充假公检法实施诈骗,以受害人涉嫌洗钱为由,要求受害人“自证清白”,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手机验证码,录制人脸识别视频等,并利用软件通过共享屏幕远程指示受害人操作,随后为受害人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兑换成数字钱包,再将数字人民币转出至其他数字钱包,实现资金骗取。


  套路二:假活动


  诈骗分子号称“存***元体验数字人民币”,主要套路为诈骗分子发送“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并附带一个网址链接,点开网址后系统提示需要存入**元方可体验数字人民币,如果被骗人根据页面提示转入资金,片刻后资金就会被转走。


  套路三:假网站


  诈骗分子声称可以投资获利或是预存返利,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热点和个别人的贪利心态,设计虚假交易网站并伪造“利好行情”“优惠返利”等诱惑信息,假借“央行数字币”等虚假交易网站骗取资金,受害人充值后将无法提现。


  针对以上套路骗局,广西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如遇到此类电话,要提高警惕,不轻信对方话语,不轻易开启共享屏幕、点击或扫描来源不明的链接、二维码,不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伪,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向陌生账户、尤其是个人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如不幸遭遇此类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手机扫一扫,打开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