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广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 广西银行业协会开展女职工“银协芳华 春意绽放”活动
  • 金融助力壮乡美 非遗传承权益行——广西举办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广西银行业协会召开202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单位工作会议
  • 广西银行业协会关于南宁辖区银行机构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录的公告
  • 广西银行业协会与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交流学习活动
  • 黑龙江省银行业协会到广西银行业协会开展考察交流
  • 广西银行业协会带队到重庆市银行业协会考察学习
  • 广西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实操演练
  • 广西银行业协会关于南宁辖区银行机构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录的公告

地市协会

典型案例:成功拦截一起缴纳“扶贫认证资金”电信诈骗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4-08-29 | 7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客户王女士到某商业银行网点咨询借记卡绑定微信转账业务,大堂经理询问原因时,客户支支吾吾不愿正面回答。指导过程中,大堂经理留意到客户手机上一个名为“乡村振兴”的微信群反复弹窗,显示缴纳“扶贫认证资格资金”的信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敏感,立刻意识到王女士可能被骗,便邀请其到理财室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原来,王女士近日收到一份盖有“国务院公章”的《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称加入指定微信群可通过“TRB资金存平台”领取147万的扶贫资金,但在领取前需缴纳10%的认证费,作为返贫资金保障。王女士信以为真,便到网点咨询绑卡转账事宜。王女士在听取该行案例讲解和风险提示后,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放弃转账念头,同时退出微信群,并对该行工作人员专业和敬业表示感谢。

  风险提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诈骗手段也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应时刻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到店客户的神情和举动,加强柜面风险提示和防诈金融知识普及,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来源: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