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广西银行业协会于近日发布2023年《广西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广西银行业连续第10年发布责任报告。《报告》以“勇立潮头敢争先 主动作为拓新局”为主题,充分展现广西银行业不断凝聚社会责任共识,深入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助力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开好局、起好步。截至2023年底,广西银行业本外币贷款余额49,773.05亿元,比年初增长5,083.26亿元,同比增长11.37%;全年投放“桂惠贷”2,815.98亿元,惠及13.43万户市场主体。
凝聚力量 振兴八桂乡村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持续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八桂乡村全面振兴。截至2023年底,广西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14,253.38亿元,同比增长13.96%;针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量身打造“一品一贷”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累计共投放专属信贷产品3,360笔,累计金额23.86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2023年累计发放粮棉油贷款125.79亿元,贷款余额183.1亿元;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高标准农田创新模式,重点推进北海整市农田项目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推进“信息建档+线上办贷”作业新模式,推出“惠农e贷”农户贷款新产品,建立农户信息档案48.54万户,2023年累计发放“惠农e贷”贷款余额236.86亿元。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制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信贷业务实施方案,带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底,该行在广西辖内33个脱贫地区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93亿元。桂林银行推出“首次贷”等门槛低、纯信用、免抵押信贷产品,有效破解农村融资难题;该行已在广西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区)550个,授信总额达376.28亿元。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构建“区—市—县—乡—村”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力度和服务效能,截至2023年底,累计挂牌运营100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
图:桂林银行在兴业县高峰镇的辣椒种植基地了解农户资金需求
促进消费 助力经济向好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金融提质、消费拓展攻坚行动,全力以赴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截至2023年底,广西全区本外币住户消费贷款余额12,193.25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1,983.63亿元,较年初增长17.34%;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7.03亿元,同比增长49.51%。
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针对通过家博会联动车企宣传、组织汽车团购、网点小型车展等方式积极开展汽车新能源品牌宣传活动,同时优化进件流程和手续,建立周末审批服务机制,全力保障新能源汽车审批时效,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开展第三期乡村加邮购车季活动,在全区14个地市共举办各类型车展或车场景营销活动127场,活动直接邀约及宣传触达5,916人,活动实现放款345笔、3,329万元。光大银行南宁分行聚焦分析客户消费习惯,多维度、高频率、针对性创建消费场景,该行与抖音平台、南方电网顺易充等创建金融消费场景,覆盖电商购物、充电等客户消费领域,形成从金融服务到商品服务的能力提升。广西北部湾银行充分运用信息科技,线下通过银联聚分期与多个知名商家开展分期业务,线上通过对接京东与苏宁支付分期系统,拓宽了线下线上分期合作,提升对消费场景的服务渗透率。
图: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适应新型消费发展趋势,在网点开展直播,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
服务实体 助推转型升级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自治区“工业强桂”重大战略目标,以金融力量支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助力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截至2023年底,广西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308.02亿元,同比增长20.51%;战略性新兴贷款余额为2,659.62亿元,同比增长29.9%。
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着力推动政策与金融资源的系统融合,通过加大金融供给、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质效,助力广西“工业强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持续发挥贸易金融特色优势,不断迭代“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综合金融服务,打造预付款融资类、存货融资类等多个产品,全面推动链条“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促进供应链稳链补链强链。兴业银行南宁分行积极打造“兴享供应链”系统平台及“兴车融”在线融资平台,实现融资业务线上申请、受理和放款等,强化供应链金融的线上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桂林银行制定科技金融专项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名单制管理、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打造科技金融示范网点等方式,探索构建更符合科技型企业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23年底,该行累计在全区8个地市共计设立科技支行10家。
图: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支持广西长洲水利枢纽项目建设
聚焦开放 增添发展活力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及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下,积极推动金融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加快跨境金融创新,持续打造与全方位开放格局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2023年,广西全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75亿元,较2018年增长近3倍,结算量保持全国西部和边境省区第一。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创新运用“投贷联动”融资模式全力支持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于2023年完成200亿元中长期贷款授信,并实现首笔发放,该笔贷款是开发银行期限最长的项目贷款,同时利率创下同业最低水平,有效保障项目各阶段融资需求。进出口银行广西分行为广西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发放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专项贷款,在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上持续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制定下发《广西区分行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实施方案》,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的信贷投入,2023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融资投放276亿元,增幅15%。广西北部湾银行成功落地广西首单“一带一路”主题债券质押线上同业存款业务,以持有的进出口银行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主题金融债券作为质押品开展债券质押式同业存款业务,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创新,提高“引资入桂”能力,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图:农业银行广西分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优化供给 践行惠企利民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金融为民、金融利民的理念,持续向民营小微、新市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投入,实现全区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底,全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37.19亿元,同比增长18.89%;投放“桂惠贷”余额为2,815.9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3.43万户。
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继续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依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将政策红利向终端利率价格有效传导,2023年累计发放普惠贷款412亿元,实现当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上年下降23个BP。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创新“商会+企业+银行”合作模式,该行派驻的金融指导员联合各级工商联,开展走进商会、走进企业、走进乡村等各类金融服务活动1,400余场,对接服务各类民营企业8,077家。广西北部湾银行运用“链式思维”,创新推出小产业链整体授信金融服务方案,解决园区单一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弱、无抵质押物等短板问题,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华夏银行南宁分行不断完善“桂惠贷”业务推动工作机制,2023年投放个体工商户“桂惠贷”金额累计3,090.9万元,直接为个体工商户减少融资成本58.25万元。民生银行南宁分行聚焦新市民集中区域,建设新市民金融服务特色支行2家,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专窗26个,落实基础性金融服务收费减免政策,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
图: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企业融资便利
绿色发展 巩固生态优势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部署,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把金融资源向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等领域倾斜,助力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截至2023年底,广西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702.98亿元,同比增长23.9%;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11.5亿元,同比增长62.9%。
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在区分行层面成立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绿色金融业务有序发展。指导各级行通过成立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委员会、绿色金融领导小组或设立绿色专营机构等形式,强化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建设。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碳减排工作小组,制定授信风险政策纲要,实行“一行一策”,重点突出绿色信贷发展方向及策略。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向广西某能源集团公司子公司发放项目贷款,成为全国首笔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场景业务的银行,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463.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53.64吨。柳州银行辖属广雅支行经华测认证有限公司认定,完成了35吨核证自愿减排量(CER),获得了“碳中和证明书”“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声明”双证书,成为柳州银行首家获得“碳中和”证书的网点。
图: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支持南宁市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客户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升级优化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重点民生领域等应用场景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截至2023年底,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为6,697个,设置爱心窗口的网点数量为4,392个,全年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涉及人数为10,571.9万人。
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聚集数字金融,深耕政务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热点领域,与广西税务局和广西医疗保障局独家合作研发了“广西个人医保账户代缴居民医保”项目,作为广西税务8项便民利企“微改革”措施之一,获全区推广。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将社保及医保、地市住建、公积金等15项业务共186项服务功能引入网点自助及线上渠道,覆盖全区54个网点,服务客户339万次;通过在政务平台“智桂通”上开辟金融服务专区,提升群众体验度、满意度,全力打造惠民品牌。渤海银行南宁分行重点围绕“一老一少一新”等特殊群体多样性金融需求,运用数字化手段,发挥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作用,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方式。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打造特色“银发工程”体系,以“一村、一品、一员、一基地、一站、一卡、一课、一宝、一码”为抓手,延伸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截至2023年底,发放金融社保卡2,970万张,占全区总发卡量60%。
图: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打造“消保专区”
同心同行 共建美好家园
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大众、关爱民生、回报社会,为共筑和谐美好社会添砖加瓦。截至2023年底,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职代会建制率100%,帮扶困难员工投入金额达1,477.23万元;公益慈善投入2,425.89万元,志愿者活动时长达26.04万小时。
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持续擦亮“爱润春苗”的公益品牌,年内共开展“爱润春苗”公益品牌逾20场,惠及乡村儿童及困难儿童上千人次;举办“爱润春苗 成长相伴”系列活动,组织多组新市民家庭参加公益研学课堂。华夏银行南宁分行深入推进“暖心工程”,举办员工座谈会、心理健康沙龙讲座、职工体检等活动共6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3次,审议《2023年分行福利费预算方案》等6个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议题,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利。柳州银行打造“学雷锋‘兜’有我”公益品牌,截至2023年底,累计组织开展爱心助考、公益献血等志愿服务超过50场;同时强化与各大工业企业联系,联合业务部门为工匠劳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工匠劳模超过200人。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依托“金桂星火”党建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平台,围绕乡村振兴、慈善公益、绿色环保等方面共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近3,136场次,员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16,000多人次,惠及群众人数达45万人。
图:柳州银行开展“金桂星火”党建志愿服务活动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新篇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电话:0771-5575977 邮箱:gxyhyxh@gxgba.com 传真:0771-5776966
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38号广西新谊金融投资大厦A座11楼 邮编: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