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南宁市高新区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急赶制新能源电池壳订单。该公司负责人看着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下线的产品,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 ——困扰企业扩产的资金难题,在浙商银行南宁分行的助力下已迎刃而解。这背后,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魔力”,正为科创企业开辟出一条无需抵押物的融资新路径。
科创“小巨人” 的成长烦恼:订单在手,资金难寻
南宁市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是专精特新企业崛起的缩影。这家成立于2012 年的企业,凭借 60 多项发明专利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从传统汽车散热解决方案供应商,一路跃升为奔驰、宝马、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2024 年切入新能源电池供应链后,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巨头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产能扩张迫在眉睫。
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藏着隐忧。作为典型的轻资产科创企业,公司每年数百万元的研发投入转化为专利技术和人才储备,却拿不出厂房、土地等传统抵押物;同时,新能源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紧急的原材料采购需求,“有订单缺资金”的困境让企业陷入两难。“眼睁睁看着市场机遇,却被资金卡脖子。” 该公司负责人坦言,这是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共同痛点。
数据共享破局:从“典当思维”到“信用画像”
转机出现在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为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平台整合企业银行账户、支付结算等脱敏数据,动态生成资金流画像,让轻资产企业的“隐形信用”变得可视可评。
浙商银行南宁分行金融顾问团队主动对接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详解平台功能与应用场景。“企业起初有顾虑,担心数据安全。”金融顾问团队成员说,经过多轮沟通,企业最终选择全量开放所有银行账户数据。“这是银企互信的开始,也是数据价值的释放。”
平台的应用彻底重构了信贷流程:贷前,银行在线获取权威资金流报告,替代传统人工收集流水、验真的繁琐环节;贷后,依托实时更新的数据,系统自动追踪企业经营动态,异常情况实时预警。“以前靠报表判断企业状况,现在看资金流‘心电图’,风险识别更精准。”浙商银行南宁分行金融顾问团队说。
最终,基于平台数据报告与企业良好经营背景,浙商银行南宁分行成功为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授信1000万元,且无需任何抵押物。这笔“纯信用贷款”如及时雨,帮助企业快速采购原材料、扩大产能,顺利承接国轩高科、吉利等企业的大额订单。
下一步,浙商银行南宁分行将持续深化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以数字金融、科创金融为抓手,优化产品体系,提升服务效率,为更多专精特新、瞪羚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来源:浙商银行南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