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2025年广西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活动在南宁举办
  • 广西银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广西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 广西银行业协会 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开展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助力行业人才建设
  • 广西银行业协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培训班在南宁举办
  • 寓教于乐传知识 保障权益享安心——广西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在南宁启动
  • 广西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合规培训班成功举办
  • 广西地区银行数字函证业务座谈会在南宁召开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广西考区顺利完成
  • 广西发布“行业以心暖新共筑友好场景”联合自律公约
  • 广西银行业联合授信信息管理系统上线

广西银行业在行动

以案说险:警惕非法求职中介骗局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25-03-18 | 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案例重现


  刘大哥今年40岁,因行业调整原因,一直努力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但由于年龄偏大和就业市场竞争较激烈,他求职屡屡碰壁。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高薪岗位招聘”的广告,声称可以帮助他快速找到理想的工作,但需要支付一定的中介费。刘大哥因求职心切,没有过多怀疑,便按照对方要求支付了数千元的中介费,并提供了个人简历和联系方式。

  然而,支付费用后,刘大哥并未收到任何有效的招聘信息,反而与该中介机构已无法取得联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不仅损失了积蓄,还耽误了宝贵的求职时间。


  风险警示


  1.警惕非法中介的虚假承诺:非法中介往往以“高薪岗位”“快速入职”等话术吸引求职者,实际目的是骗取中介费或个人信息。在选择中介服务时,优先选择官方招聘网站、政府举办的招聘会或企业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避免轻信网络上的不明广告。

  2.高额中介费陷阱:正规的中介服务不会要求求职者支付高额费用,尤其是“先付钱后找工作的”模式往往是骗局,遇到类似要求时要保持警惕。

  3.保护个人信息:求职时,不轻易向陌生人或不明机构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

  4.提高警惕,冷静判断:面对“高薪岗位”“快速入职”等承诺,要冷静分析,避免因求职心切而落入骗局。


  结语

  

  中年待业群体的就业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求职,冷静判断求职信息的有效性,可以有效避免落入非法求职中介的陷阱。(来源:广发银行南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