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广西银行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广西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 广西银行业协会 广西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开展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助力行业人才建设
  • 广西银行业协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培训班在南宁举办
  • 寓教于乐传知识 保障权益享安心——广西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在南宁启动
  • 广西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合规培训班成功举办
  • 广西地区银行数字函证业务座谈会在南宁召开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广西考区顺利完成
  • 广西发布“行业以心暖新共筑友好场景”联合自律公约
  • 广西银行业联合授信信息管理系统上线
  • 游戏、Rap齐上阵!广西“花式”防非宣传守护百姓“钱袋子”

广西银行业在行动

舆情摘报 2013年7月1日-2013年7月7日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9-12-07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舆情摘报

 

 

201371-201377

内外经济要闻

国务院:扩大民资进入金融 设风险自担民营银行(新京报)

继上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提“探索设立民营银行”之后,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再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意见》全文4000多字,包括10大措施,每一项措施均明确了具体负责的政府部门,如“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措施,即为“银监会牵头,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参加”。

国务院提10意见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腾讯财经)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扩大银行在冲销不良贷款方面的自主权,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引导银行将理财产品与贷款业务分离。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适当放宽创业板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意见还表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规范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

国务院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 把跑冒滴漏钱堵住(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会议指出,日前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并向社会公布了审计结果。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既要积极整改,及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又要针对一些方面存在的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层层积淀等情况,以整改为契机,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特别是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国务院通过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腾讯财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草案)》。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据分析人士表示,此草案将对港口、物流、贸易、地产、金融等行业构成利好。

财政部:十分警惕影子银行和地方债 正摸底调查(北京晨报)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710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昨日在由外交部举办的中外媒体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有关中美之间经济对话的主要议题,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十分警惕影子银行与地方债,目前正在摸底调查。朱光耀表示,本轮经济对话的主题为“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互利中美经济伙伴关系”。围绕这一主题,双方将研讨三大议题:一是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二是促进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平衡发展;三是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

中国与瑞士签署自贸协定 降税水平大幅提高(新华网)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6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在签字仪式后举行的记者会上,中瑞双方表示,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两国经贸合作发展中的又一里程碑。该协定为未来两国经贸往来制定了可预测的制度框架,必将为双方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积极的影响。

长三角高铁版图刷新 或为地区经济发展赢得空间(财新网)

本月起,南京至杭州、杭州至宁波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初步形成。分析指出,这两条高铁的建成通车,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和一体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今年我国全年GDP或增长7.6%(京华时报)

国家信息中心昨天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但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预计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态势,全年GDP能实现7.6%左右的增长。

5月政府存款再上3万亿 盘活财政存量关键在预算(第一财经日报)

中央政府终于狠下决心,着手盘活“趴账”多年的央行国库财政资金。针对日前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层层积淀问题, 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盘活存量,用好财政资金。而与“盘活存量”对应的是今年前五个月中央财政近乎零增长的窘境。目前层层积淀下的财政资金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截至5月,仅央行公布的存在国库的政府存款存量就高达3.23万亿元。

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将启动(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拖延10余年、被称为“最难编制的区域规划”??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显露新的迹象:京津冀三省市已经分别完成首都经济圈的本地规划,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层面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已经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今年3月和5月,京津冀相互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中央财政25.7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财政部网站)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5.79亿元,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单位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予以补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大连、宁波、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

营改增扩围倒计时 减税额全年预计达三千亿元(证券日报)

营改增“双扩围”进入30天倒计时。根据营改增继续扩大试点线路图,8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从12省市扩至全国,行业将扩至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减税规模预计全年达三千亿元。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现阶段非试点地区税务机关正紧锣密鼓地为迎接营改增新政策的施行做着准备。

中央财政下拨168亿给资源枯竭城市(北京晨报)

记者3日从财政部预算司获悉,为了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财政部近日下拨2013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总规模为168亿元,同比增长5%。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阜新、辽源、伊春、石嘴山、抚顺等69个城市(县、市辖区)分三批陆续纳入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范围。

6月汇丰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为51.3 增速疲弱(财新网)

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月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保持增长,但增速疲弱,远低于长期平均值。新业务亦表现乏力,增速在当前55个月扩张期内处于最低点。虽然新业务扩张放缓,月内用工数量仍有小幅增长。积压工作量轻微下降。

央行增加120亿再贴现额度 “盘活存量”第一手(21世纪经济报道)

71,央行网站公布,近日人民银行对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作为人民银行提供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此次要求,“对涉农票据,小微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和中小金融机构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办理再贴现票据的票面金额原则上应在500万元以下”。

地方负债倒逼政府卖地 北上广半年收入1739亿(经济参考报)

2013年刚刚过半,一些重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显示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北京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同比大增390%,上海同比增长277%,杭州更是同比增长504%。专家分析,在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债务还债高峰来临和“钱荒”背景下,卖地收入成为各地政府的最现实和快捷的“财源”。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316月份全国306个城市共交易土地15493宗,土地出让金高达113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60%。其中北上广三地上半年经营性土地出让金已超1739亿,接近2012年全年1934.92亿元。

我国33.5%家庭参与民间借贷 总额达8.6万亿元(京华时报)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银行与家庭金融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间借贷参与率高,有33.5%的家庭参与了民间借贷活动,借贷总额达8.6万亿元。其中用于购房的民间借贷规模最大,达到3.8万亿元。此外,用于农业和工商业的民间家庭借贷达3万亿。还有少部分民间借贷用于车辆、教育等。

6月末成分界线 银行理财品收益纷纷跌破6%(每日经济新闻)

“钱荒”风波渐平,一度高企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开始回落。74日,记者在北京复兴门附近的部分银行网点调查发现,7月初,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较6月底有所下滑,预期收益率均不高于6%。几家银行网点的理财客户经理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月末之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便有所下降,但相比正常利率水平仍处于偏高位置,而6月底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近年来极其少见。

阿里金融再搅局:首试小贷资产证券化(第一财经日报)

等待了7个多月,备受市场关注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终于正式获得证监会批文。东方证券此次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成果,是证券行业推出的首个基于信贷类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东方证券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份名为《关于核准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东方资管-阿里巴巴1号至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批复》主要提到了8点,涉及产品存续期、规模、购买人数等。

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回稳 SHIBOR恢复正常水平(国际金融报)

尽管央行于周三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进行了28天期正回购、14天期逆回购以及三月期央票需求的询量,但周四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继续全面暂停。至此,央行已连续两周坚持“按兵不动”。而当周公开市场继续保持资金净投放操作,规模为460亿元。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74日中午1130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14天品种分别较上一交易日下行5.20BP30.40BP19.40BP,行至3.3480%3.9380%4.4640%,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四大行6月新增贷款仅约2700亿 最后一周负增长(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记者自权威人士处获悉,6月四大行新增贷款投放仅约2700亿,其中最后一周再度负增长约230亿。另据权威人士透露,国开行6月信贷投放与上月持平,约450亿。有机构基于此将6月金融机构整体信贷投放预期由1万亿下调至8600亿左右。15,四大行新增贷款投放分别约为3700亿、2160亿、3300亿、2455亿、2080亿,6月投放仅低于1月、3月,但仍低于前期机构预期,尤其在5月投放大幅低于预期之后,市场对6月信贷投放规模曾寄予较高期望。此前申银万国认为6月四大行信贷投放将达到3000亿左右。

新《劳动法》实施 或致上市银行临时工被辞(21世纪经济报道)

71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因修正案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被称为最严劳动修法。银行业是派遣员工集中的行业,记者对16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统计,除了浦发、交行、民生、北京银行、宁波银行5家银行没有披露数据,其他11家银行总计使用派遣工19.12万人。2012年年报显示,劳务派遣工在四大行中仍保有较高的占比,四大行合计的劳务派遣员工总计15.12万人。

银行理财收益率跌破5% 再引存贷比政策调整呼声(北京商报)

随着“钱荒”警报的平息,理财产品市场的狂欢盛宴宣告结束。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跌破5%,较此前一周下滑1-2个百分点。然而,每逢季末商业银行就疯狂揽储的剧情也引发市场对银行存贷比“期中考”制度的反思。

银行业全年净利将勉强维持10%增速(中国证券报)

多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下半年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银行业不良贷款“双升”的趋势基本确立,但上升幅度不会太大,不良风险仍将在可控范围内。在不良贷款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加大了计提拨备力度,从而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预计今年净利润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但仍有望保持两位数。多位专家预计银行业全年净利润增速在10%左右,但不排除某些商业银行由于人事变动,在今年将信贷风险充分释放,导致全年净利润增速偏低。

全球银行业100096家中资银行上榜 工行跃居第一(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及《巴塞尔协议Ⅲ》的严格监管下,欧美银行业普遍萎靡,但中资银行却因经济快速增长,规模及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近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单中,有96家中资银行上榜。在一级资本规模排名当中,工商银行(601398.SH)击败了美国银行以及摩根大通,坐上头把交椅。摩根大通居第二位,与2012年持平,美国银行则由榜首下降到第三位。

互联网金融:金融行业“搅局者”(赛迪网)

伴随着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浪潮,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及金融机构线上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渐露端倪。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始终以技术升级为基础,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在全球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根本性影响。

多家银行叫停全额罚息 还款差10元转入下期账单(北京日报)

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单为1000多元,但还款时因为种种原因少还了30元,却被银行按照1000多元的全额欠款收取罚息。这种被称为“全额罚息”的现象,屡屡被消费者冠以“霸王条款”之名。昨日,是《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执行的首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银行发现,公约中要求银行为持卡人提供的“容时容差”服务已经得到兑现,银行界基本已叫停“全额罚息”。

余额宝用户破250 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多货币基金(新华网)

支付宝和天弘基金1日发布数据称,613日上线的余额宝服务,截至630日累计用户数达到251.56万,成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多的货币基金。支付宝提供的数据称,截至630日,余额宝累计转入资金66.01亿元,累计用于消费的金额12.04亿元,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到57亿元。

建行亚洲合并香港分行资产增至5300亿港元(第一财经日报)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建设银行旗下建行亚洲及香港分行的合并事宜靴子落地,本周起将正式合并,预计合并后新的建行亚洲的资产值将超过5300亿港元。建行董事长王洪章在香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合并过程中不会裁员,也不会减薪。

IMF数据:全球十大高房价城市 七个在中国(羊城晚报)

据媒体72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以房价相对薪酬来考量的全球十大最不可负担的房地产市场中有七个都在中国,甚至超过了东京、伦敦和纽约。这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广州、重庆、东京、伦敦和纽约。

国开行取消200亿金融债发行计划 市场资金面仍紧张(腾讯财经)

国家开发银行今日公告,原定于625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第二次增发的2013年第23-26期浮动利率金融债取消发行,后续发行计划将另行公告。国开行并未说明取消原因。

沪银行业5月不良贷款率微升(第一财经日报)

据上海银监局日前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35月末,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4.71亿元,比上月增加14.93亿元,不良贷款率0.88%,比上月增加0.03个百分点,环比少增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增长势头有所趋缓。数据还显示,截至5月末,辖内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3.15%247.6%

惠誉:中国谨慎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年内或有进展(腾讯财经)

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周三发布报告预测,去年重启的中国资产证券化可能于2013年有所进展,但政府强调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应与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一致,推进的步调可能偏于谨慎。惠誉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银行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得到信用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也能获得可替代的融资渠道。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陆家嘴论坛发言中明确表示,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支持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进一步发挥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

标普下调巴克莱、瑞信和德银评级(新浪财经)

  据彭博社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周二下调巴克莱银行、瑞信和德意志银行长期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展望稳定。标普还确认瑞银的A长期评级和A-1短期评级。标普表示,“我们认为这些银行的债券持有人面临增高的信用风险,这些风险归因于收紧的行业监管、脆弱的全球市场、增长停滞的欧洲经济以及源自金融危机的诉讼风险上升。”巴克莱银行是英国市值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集团的分支机构。瑞信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银行。

欧央行维持宽松政策 暗示不会放弃刺激措施(中国新闻网)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欧洲央行周四未调整关键利率,并就未来政策意图作出迄今为止最明确的暗示。该行行长德拉吉首次就官方利率水平给出明确的前瞻性指引。在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月度政策会议结束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德拉吉表示,管理委员会预计关键利率将在更长时间维持在当前或更低的水平。这实际上等于排除上调短期利率的可能性,而且提出了再次降息的可能。

各国PMI显示亚洲制造业普遍萎缩放缓(新浪财经)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周一世界第三大金融数据商MarkitPMI数据显示:亚洲各国制造业大多萎缩或增长疲软。亚太地区尚未从西方经济回暖历程中受益。

银监会新闻

正面银监会:十大措施盘活存量(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