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广西银行业协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创新实践,全力推动调解工作“换挡提质”,解决金融消费者的操心事、烦心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一、“定”方案,列明工作任务清单。结合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实际,出台《学党史守初心 调解纠纷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和目标成果,吹响为金融消费者排忧解难的“冲锋号”。
二、“夯”基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完善调解组织架构,将南宁银行业消费者投诉纠纷调解中心更名为广西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健全调解工作岗位及职责,更好地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银行业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需要。配优调解人员队伍,共选配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并经广西律师协会推荐,与两家具有公益心和丰富银行纠纷诉讼经验的律所探索合作,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优势,优化兼职调解力量。同时,加强培训,邀请青秀区人民法院法官授课,增强调解实战能力。
三、“重”规范,完善调解制度规程。借鉴行业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修订完善《广西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办法》、《广西银行业协会消费投诉处理办法》、《广西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制定具体明确的调解工作流程图,细化内部操作规程,高效快捷化解银行业消费纠纷。
四、“深”走访,加强学习先进经验。到南宁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深入座谈,学习借鉴“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经验,创新调解方式方法。到其他金融纠纷调解组织交流探讨金融纠纷问题,拓宽调解工作思路。
五、“签”协议,拓宽诉调对接面。与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及7个南宁市城区法院签订《银行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建立健全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诉中邀请调解等诉调对接机制,并为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奠定基础,一体推进南宁辖区银行业纠纷诉调工作深度融合。
六、“多”举措,全面提升调解质效。就近年信用卡类和贷款类投诉大幅增加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有关调研报告被中国银行业协会刊用。向会员单位发出诉调对接工作倡议,推动会员单位改变传统纠纷解决的诉讼模式。加强工作通报,发挥法工委、消保委主任单位和副主任单位示范作用,大力引领推广纠纷调解模式。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走访会员单位,一对一指导解决调解实务问题。推进线上调解,让老百姓人不出门、足不出户就能调解纠纷事项。
截至7月10日,调解中心已累计受理纠纷调解222笔,涉及金额1975.05万元。其中,消费投诉纠纷调解100笔,涉及金额858.73万元;人民法院委派调解102笔,涉及金额870.51万元;银行机构委托调解20笔,涉及金额245.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