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近日,一位老年客户来到中国银行防城港分行,要求办理银行卡挂失销户业务,当被询问业务办理缘由时,客户神态慌张,催促工作人员赶紧办理。觉察客户行为异常,大堂经理当即向内控行长报告。
经查,内控行长发现该账户已被多地市公安刑侦大队有权机关冻结。随后,内控行长告知客户该账户因被司法冻结无法办理挂失销户,并询详细问其账户使用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客户。在该行员工的疏导下,客户卸下心理防备,向该行员工讲述其遭遇诈骗的经过。
原来,客户曾接到自称是国家扶贫工作人员来电,电话中工作人员要求提供客户本人银行卡账号,用于办理低保扶贫款入账。客户一直以来依靠低保金养老,听到电话中提到“扶贫、低保”字眼便放松警惕,对来电人员“国家扶贫工作人员”的身份深信不疑。几天后,诈骗分子提出办理“扶贫补助”需银行卡实体卡,让客户将卡片寄出,由于客户不懂邮寄,诈骗分子便让客户本人直接携带银行卡到江西。客户因办理“扶贫补助”心切,便不远千里奔赴,直接将卡片交给所谓的工作人员。拿到银行卡,诈骗分子给了客户300元的辛苦费让客户返程,称银行卡后续将通过快递寄回。回到家中,客户日复一日地等待自己的银行卡及扶贫养老金,多次拨打诈骗分子的电话已无法接通,银行卡中的5千元存款也不翼而飞。事已至此,客户仍不敢告诉家人,希望通过挂失销卡,隐瞒了事。
综合以上,该行工作人员断定这是一起典型的老年人养老金电信诈骗案件,建议该老年客户尽快将此事件告知家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行风险提示: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将触手伸向农村老年人,利用老年人对诈骗手段完全不了解,法律意识淡薄,害怕被家人知情的心理特征,诱导其上当受骗。受害者不仅丢失钱财,还为不法诈骗分子提供银行卡进行诈骗活动,令人痛心。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任意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及时挂断电话,不理会此类短信,不给诈骗人员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随便透露。不贪小利,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有疑问,可向当事人核实或拨打110求助咨询。
3.不轻易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在汇款、转帐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让诈骗人员得逞。
4.及时报案。一旦上当受骗或有亲戚朋友遭遇诈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详尽提供诈骗人员信息,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来源: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